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汲取养分、锤炼本领,6月23日至25日,“智擎云舟” 暑期实践团在樊华妍老师的带领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浙江足迹,奔赴浙江嘉兴南湖与乌镇,开展了为期3天的沉浸式红色实践之旅。本次活动以 “浙里循迹.思想溯源” 为主题,通过实地探访、史料研习、志愿实践等多元形式,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解码红色基因的时代密码,让青年学子在革命原点接受精神淬炼。

一、湖心岛上的历史回响:红船旁的初心课
南湖烟雨中,湖心岛翠柏掩映。实践团队站在停泊于湖心岛烟雨楼前的红船前,近距离观看这艘长约16米、宽3米的木质画舫。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1921年那个波澜壮阔的夏天,当中共一大会议受扰转移至此,十三位代表在舱内继续讨论时,船工以摇橹作掩护,舱外细雨绵绵,舱内理想之火却熊熊燃烧。队员们看着船内斑驳的木质桌椅,仿佛能听见当年 “改造中国与世界” 的低声探讨,亲身体验到革命先辈们在风雨中为中国革命事业披荆斩棘的坚定信念和伟大勇气,船尾的铜质舵轮不仅是航行的舵,更是中国革命的方向盘。在樊老师的讲述中,“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让大家对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纪念馆里的时光长廊:文物中的精神传承
随后,实践团队走进了宏伟壮观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队员们沿 “中国革命历史进程” 展线缓缓前行。馆内丰富的史料、逼真的场景复原以及详实的讲解,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队员们在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前驻足凝视,从党的早期组织创建到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探索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光辉历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这里,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当我们看到泛黄的《共产党宣言》译本,纸张边缘微微卷起,指尖仿佛能触摸到当年革命者们在昏暗油灯下,逐字逐句研读的专注与虔诚。我们凝视着它,便是在与百年前渴求真理、心怀壮志的青年们对话,聆听他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他们的信念、勇气与担当,穿越岁月长河,在我们心中激荡,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古韵乌镇的数字涟漪:互联网浪潮下的水乡蝶变
最后一站,实践团队来到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地址乌镇。这座千年古镇不仅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更是成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队员们走进乌镇西栅历史街区,踩着青石板路,穿梭于白墙黛瓦之间,古桥、水巷、深宅、老街构成的江南水乡画卷徐徐展开。在木心故居纪念馆,队员们通过手稿、画作、影像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乌镇籍画家的艺术人生与精神世界,感受其对故乡文化的深厚眷恋。在蓝印花布坊,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从刻板、刮浆到染色、晾晒,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团队成员亲手体验刮浆环节,在与传统工艺的亲密接触中,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价值。队员们还通过走访交流深入了解互联网技术如何赋能乌镇的智慧旅游、数字经济发展。例如,当地传统产业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转型升级。一位开民宿的阿姨向成员们展示了线上预订系统如何为她带来更多客源;杂货店老板则分享了移动支付普及后经营方式的改变。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互联网给古镇带来的深刻变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 “地球村”,乌镇峰会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彰显了中国在数字时代的担当与引领。



此外,“智擎云舟” 暑期实践团还化身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在招生现场和实践当地开展资助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学校资助宣传册子和解读资助政策,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育人体系,展现育人成效,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感恩意识的同时,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更多求知的眼眸。


此次暑期社会活动,通过对嘉兴南湖、南湖革命纪念馆以及乌镇的走访,让红色教育从书本走向现实,实践队伍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在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青春华章。